400-88-27001
service@aryasec.com

防范涉疫诈骗,保护个人信息!

来源:张奥迪    发布日期:2022.07.05   点击量:

 近期,国内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面战”疫“的大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们却在蠢蠢欲动,"创作"各类型新型诈骗手段,侵害群众的“钱袋子”。为此,广大民众应及时了解最新的涉疫诈骗套路,以及防疫注意事项,提高警惕以防被骗。
 

涉疫诈骗案例

“你好,我是疾控工作人员,根据流调显示你是密切接触者……”4月2日上午,正在上班的黄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称黄女士因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需要配合调查,否则健康码将会变成“红码”。因为对方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身份信息,黄女士没有产生怀疑,积极配合并上报了自己的行程记录。随后,对方告知黄女士要进行“隔离”,要求黄女士缴纳“隔离费用”,就在黄女士感到惴惴不安时,派出所民警及时上门找到了黄女士。


民警向黄女士了解事情详细经过,确认黄女士没有产生经济损失后,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民警告诉黄女士,这是电信诈骗,诈骗分子冒充防疫中心工作人员,以其是“密接者”为由,攻破其心理防线后,设法骗取她的个人财产。

涉疫诈骗套路盘点   



骗局一:冒充防疫工作人员类诈骗

情期间,市民群众要警惕不法分子冒充“权威部门机构”,将钓鱼短信包装成各类防疫提示,或谎称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无论骗子冒用任何机关的名义,骗局的最后一步一定是诱导填写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甚至直接转账。
防骗提醒

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谨防上当受骗。

骗局二:声称健康码异常类诈骗
骗子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健康码/检测报告/流调异常,要求前往公安机关核查。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后,主动提出将电话转接至“公安局”,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为由诈骗钱财。


防骗提醒:
公安机关不会线上办案,更不会与涉案人员有金钱往来,以经济犯罪/非法提取社保/阻碍疫情防控等理由要求清查资金的都是诈骗,务必警惕。

骗局三:声称“快递涉疫”类诈骗
此类诈骗手法,归根结底还是属于“网购退款”类型的电信诈骗。当遇到所谓“客服”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任何非原购买渠道,声称“快递或订单出现问题进行退款赔付”的,一定不要轻信。
防骗提醒:
遇到此种情况,应返回原购买渠道,或拨打快递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切勿扫描未知二维码或下载点击来源不明的软件、链接等,切勿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骗局四:花钱购买核酸检测“快速通道”
有一些着急做核酸检测、又怕麻烦、不愿意排队的群众,盲目相信有核酸检测的“快速通道”,不法分子就以“加价最快半小时拿到核酸检测结果”为名,对他们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
我国的核酸检测结果,是由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核酸检测根本没有所谓的“快速通道”,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小道消息和所谓的“私人渠道”。

骗局五:冒充电商“退款”骗局

受疫情影响,很多电商选择了延迟发货或退款,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购买大量网购信息,给市民打电话或发短信,冒充电商,谎称市民的订单受疫情影响或处于疫情风险地区,导致延迟发货,需要市民按指引操作,进行“退款”。不法分子会以“避免商家信誉受损”为由,要求市民离开正规交易平台,添加市民QQ、微信、支付宝等,套取市民银行卡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或发送钓鱼网站链接、二维码等方式转走市民钱款。

防骗提醒:

如果接到商家称产品有质量问题、快递丢失损坏的理赔电话和短信,请提高警惕,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操作,避免掉入诈骗陷阱。

骗局六:购买
、赠送防疫物资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散布可代购医用口罩、销售防疫药品、物资等信息,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
防骗提醒:

请勿通过代购、微商等渠道购买防疫物资,购买物资请通过正规购物平台

骗局七:利用爱心骗取捐款

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等冒充慈善或民政部门,向用户发送防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或者搭建虚假官方网站,利用群众的爱心骗取捐款。

防骗提醒:

在捐款、捐物、献爱心时,一定要通过正规官方渠道进行核实,认准正规捐赠渠道,捐款前务必核实账户名称与受捐公益组织的名称是否一致,切勿将捐赠资金转入个人账户,避免上当受骗。

如何辨别涉疫诈骗电话

 看“外形”

  很多诈骗电话光从外表看就可以判断。如国际来电,特别是开头有个“+”的电话;不显示归属地的电话,或者归属地显示为“未知”的电话,大多是诈骗电话。

 

听“内容”

调会询问一些个人信息,流调电话咨询的问题主要有:个人信息、健康状况、疫区旅游史、疫区居住史、病例密切接触史、交通工具和其他必要信息。

如果对话涉及以下这些方面:询问银行账号、财产情况等与防疫无关的问题;索要银行密码或验证码;以各种理由发送链接让流调对象点击;推销药物或以各种理由要求流调对象付费;以各种理由要求流调对象加入QQ群、微信群;以任何理由让流调对象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如涉及以上对话内容,可判定为诈骗电话。

 

试“回拨”

  流调人员所使用的电话基本都是固定电话或本地手机号,如果不放心,挂了再打回去,无法正常回拨的电话大部分是诈骗电话。一旦上当受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包括涉疫诈骗在内的大多数电信诈骗,都是从个人信息泄露开始的,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不法分子在精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编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诈骗场景,得以对公众实施欺诈。

个人信息分为以下两类:

一般信息:指正常公开的普通信息,如姓名、性别等。

敏感信息:指一旦遭到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极易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或者歧视性待遇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基因、指纹、病历等。

想要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首先要知道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个人信息的泄露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用户个人原因导致信息泄露

二、因为公共服务信息出现问题,导致大规模信息泄露,这是更为主要的原因,同时带来的危害也更大。

用户个人原因导致信息泄露的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l 使用违规收集信息的App;

l 使用弱密码被撞库;

l 连接存在漏洞的风险WiFi;

l 轻易发布和透露个人信息;

l 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

l 点击钓鱼网站等欺诈链接;

l 轻易进行网上信息填写、网站注册。

用户个人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措施包括:
l 在公开网站平台填写信息时,避免用真名或拼写,非必要时不要在线填表,联系方式用截图方式,尽量用邮箱代替手机号码;
l 安装软件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涉及个人隐私内容(如通讯录、短信等)的权限获取申请;
l 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记得关闭软件定位,以免泄露个人位置信息;
l 收集整理好含个人信息的票据,如快递单、车票、刷卡凭证等,集中销毁;
l 不要在社交媒体随意公开自己及家人隐私信息;
l 不点击浏览不知名的网站、不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应用软件,不扫描陌生二维码;
l 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在公共场所不要随便使用免费WiFi;
l 不随意参加小调查、街头问卷、抽奖或免费赠送、非正规办卡等活动,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公共服务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则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不足,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未能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企业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则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自身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开展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评估等。

安言为企业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安全服务

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个人信息滥用程度严重,守住个人信息安全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安言作为一家在信息安全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咨询服务提供商,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领域为企业用户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 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相关规定,帮助企业识别数据合规关键风险点;

l 明确现有监管要求下具体场景对应个人信息保护、存储、使用的要求

l 可依据ISO 27701、GB/T 35273等标准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开展合规评估;

l 通过对个人信息分析,评估客户方整体的信息化策略能否支撑内外部合规需求,进一步开展个人信息的安全影响评估并提出处置建议;

l 建立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从而为用户权益的保障和企业的合规经营提供保障。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