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来源:www.aryasec.cn 发布日期:2025.07.22 点击量:
信息安全|关注安言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然而,随着数据量的激增,数据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大。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寻求应对数据安全风险的解决之策,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数据安全产品。从相关报告中可以看到,数据安全品类的安全产品已然成为近两年增长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品类之一。
为了加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保护个人、组织及国家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了《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那么,作为企业组织的数据安全第一责任人,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一条例,并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中做好重点规划措施呢?
《条例》从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数据处理者责任、重要数据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管理以及互联网平台运营者义务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组织的数据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是核心,要求企业根据数据的敏感性、重要性等因素,采取不同级别的保护措施。同时,《条例》还强调了数据处理者的责任,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护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可控。
《条例》适用于所有涉及网络数据处理的企业组织,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互联网行业,都需要遵守这一条例。特别是在以下场景中,企业更需格外注意:
1.大数据处理:对于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企业,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需要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保护,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2.跨境数据传输:对于需要跨境传输数据的企业,如跨国企业、跨境电商等,需遵循《条例》的跨境数据流动管理要求,确保跨境数据传输的合法合规。
3.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对于运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企业,如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的企业,需满足更高级别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
面对《条例》的严格要求,企业应在年底做好明年的重点规划措施,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根据《条例》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与标准、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护机制等。
2.加强员工数据安全培训:将数据安全培训纳入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增强全体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特别是数据安全相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需接受足够的培训时间,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的数据安全知识和技能。
3.实施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对企业数据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和分类分级,明确各类数据的保护等级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需采取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如加密、访问控制等。
4.加强跨境数据流动管理:对于需要跨境传输的数据,建立跨境数据流动管理制度,明确跨境数据流动的安全评估和审批流程。同时,加强与国际数据保护法规的对接,确保跨境数据流动的合法合规。
5.关注互联网平台运营合规:对于运营互联网平台的企业,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动态变化,确保平台运营合规。在实施重大事项时,需及时申报网络安全审查,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法律风险。
6.制定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草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企业组织的数据安全第一责任人,我们应深入理解《条例》的核心内容和适用场景,并在年底做好明年的重点规划措施。
数据安全是当前企业和组织安全工作的重点,保障数据安全就是保障企业的生命线。《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草案)》指出,企业可通过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员工数据安全培训、数据分类分级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管理以及互联网平台运营合规等方面的工作,筑牢数据安全防线,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和可控。
相关新闻: